在日常生活中,甲醛这个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,因此甲醛检测愈发重要。很多人在进行甲醛检测时,心中充满了疑问,下面安途生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常见问题。
关于检测时间,新装修的房屋,最佳检测时间是在装修完成后通风 7 – 15 天 。因为刚装修完,各种装修材料和家具中的甲醛正处于快速释放期,此时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甲醛的初始污染程度。如果检测时间过早,甲醛还未充分释放,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低,无法真实反映室内甲醛含量;而检测时间过晚,经过长时间通风,甲醛浓度可能已经降低,同样无法准确了解装修后的甲醛污染情况。对于已经入住的房屋,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,尤其是家中有儿童、孕妇、老人等弱势群体时,更要定期检测,以便及时发现甲醛超标问题。
检测频率的确定也有讲究。新装修且未入住的房屋,在装修完成后应进行首次检测,若检测结果超标,采取治理措施后需再次检测,直至甲醛浓度达标。对于装修后 0 – 2 年已入住的房屋,由于这期间甲醛释放量相对较大,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 。2 年之后,甲醛释放量逐渐减少,检测频率可降低至每两年一次。如果室内新增了大量家具,尤其是人造板材家具,应在新增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检测,因为新家具可能会带来新的甲醛污染。当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疾病、过敏等症状,且怀疑与室内甲醛有关时,要及时进行检测,以便排查病因。
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,常见的有化学试剂检测法、电子感应检测法、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等。化学试剂检测法,如甲醛检测盒,操作简单,成本较低,通过化学试剂与甲醛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来判断甲醛浓度,适合家庭初步筛查。但它的准确性受操作人员技术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,比如试剂过期、操作不规范、环境温度湿度不适宜等,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。电子感应检测法利用电子传感器检测甲醛,具有快速、便捷的特点,可实时显示甲醛浓度 。不过,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会影响准确性,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,否则可能出现检测误差。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属于高精度检测技术,能够准确测定甲醛浓度,但设备成本高,操作复杂,通常由专业实验室进行,一般用于对检测精度要求极高的场合,如科研机构、专业检测机构等。对于普通家庭,若想简单了解室内甲醛情况,可先使用甲醛检测盒进行初步检测;若需要更准确的数据,建议选择具有 CMA 认证的专业检测机构,采用专业检测方法进行检测。
安途生还提醒大家,在检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。检测前需关闭门窗 12 小时以上,模拟人们正常居住时的室内空气状态,让甲醛充分释放,这样检测结果更真实。同时,要保持室内温度在 23 – 28℃之间,湿度在 40% – 60% 之间,因为温度和湿度会影响甲醛的释放量,不适宜的温湿度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。检测时,检测点应均匀分布在不同房间和区域,卧室、客厅等经常活动的区域要重点设置检测点,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个检测点,面积较大的房间可适当增加检测点数量。检测点应距离墙面 0.5 米以上,距离地面 0.8 – 1.5 米之间,避免靠近通风口和污染源,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。
